8月6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非诉服务中心挂牌成立,这是该院7月1日正式“开工”后着力打造的一项诉讼便民工程。“非诉服务中心的成立,为群众化解诉讼纠纷又开启了一扇门,可以最大限度地为群众减轻诉累。”院分党组书记、院长陈晨说。
一天调解成功9件案件
6日上午9时许,一名姓庞的当事人来到江宁开发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起诉南京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经过导诉台的纠纷预诊,庞某选择了人民调解工作室进行调解。
这是一起因押金退还引发的纠纷。原告庞某等9人与被告南京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汽车租赁合同,并向被告交付押金。合同约定,车辆归还后,由被告公司审核,确定车辆无违章记录后在40个工作日内退还押金。但被告40个工作日后仍未将押金退还。
“走调解途径不仅结案时间要比诉讼短很多,而且有利于维护双方的和气,不用请律师,不需交诉讼费。”非诉服务中心法官助理告诉该案的双方当事人。
记者看到,这起案件被引入人民调解工作室。这位人民调解员很专业,运用“面对面”和“背靠背”的策略,历时40多分钟,双方当场签订调解协议,被告同意退还原告押金8000元并当场给付,双方握手言和。
“本来以为这场官司要打三四个月才能有结果,现在经过诉前调解当天就拿到法院确认的调解书,真是太便捷了。”庞某对记者说。
在非诉服务中心第二调解室,原告南京某技术有限公司与被告丹阳市某电气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以及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的案件也成功调解。
当天,该非诉服务中心成功调解9件案件,调解成功率达64%,这样的结案速度与效率是走诉讼程序难以比拟的。
打造高水平多元解纷体系
江宁开发区法院7月1日“开工”以来,一个月新收案件1176件,加移转案件764件,共计收案1940件。
为了有效化解矛盾,该院在诉讼服务中心安排2名人民调解员诉前调解了57件案件。2名员额法官速裁了68件案件。
“这样零打碎敲的方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解决矛盾纠纷的需求,应遵循诉源治理、诉前分流、诉调对接、速裁快审的要求,探索打造有开发区特色的高水平多元化解和现代诉讼服务体系。”陈晨说。
在江宁区委区政府等部门的支持下,该院成立江宁区非诉服务中心——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分中心,着力实现诉调无缝对接。
如何保证诉调对接的顺利进行?该院将“非诉分中心”纳入诉讼服务中心管理,实现非诉与诉讼的高效联动,形成以“甄别分流、调解确认、简案速裁、对接审判”为主线的工作流程。
据了解,该院在非诉中心已设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律师调解工作室、行政调解工作室,仲裁以及公证调解工作室也在筹备工作中,可基本满足群众非诉解纷的司法需求。同时设立三个速裁团队,将人民调解员、调解律师均编入速裁团队,在速裁团队员额法官的指导下开展调解工作。
有好的机制还要有配套保障。该院将“非诉中心”纳入该区“劳动争议五位一体”“道路交通一体化平台”等实现联通互动;专门成立“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企业纠纷调解工作室”,努力提高非诉纠纷化解的专业化水平。
该院立案庭负责人胡腾云详细介绍了非诉调解及诉调对接的工作流程。“当事人到法院后,由导诉台的程序分流员进行纠纷预诊,对于适合非诉方式解决的纠纷交非诉中心导入相应的调解工作室,调解成功后,经当事人申请,法院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调解不成的进入立案程序,由诉讼服务中心负责立案的法官根据案件的难易状况进行繁简分流,简单案件交由速裁团队快速解决。”胡腾云说,“经测算,预计全年非诉中心诉前化解1/4的纠纷,速裁团队化解1/3的纠纷,这两个方面力量合力,全年共可化解全院一半以上的案件。”
调出和谐关系和生产力
“作为南京和江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阵地,江宁开发区综合实力位列全国210家国家级经开区第8位。随着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频繁活跃,高端创新资源的汇聚集聚,城市建设管理的日益精细,开发区内矛盾纠纷的形式、层级、领域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多变化特点,需要司法的引导、服务和支持。”江宁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崔吉胜坦言。
“从实际效果来看,诉前调解给予矛盾双方充分沟通、协调的机会,往往比法庭判决更能彻底解决矛盾纠纷。如果简单裁判,即使一时解决了矛盾,也可能导致当事人关系的继续恶化,甚至引发新一轮的矛盾冲突。”陈晨说。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记者在开发区法院关于推进诉调对接工作意见中了解到,该院非诉服务中心在实施“引进来”的基础上,还拓展“走出去”战略,将“非诉服务中心”和“诉讼与非诉对接”的触角延伸到各个街道、社区,延伸到企业、各个商会组织,把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为当事人提供多途径、多层次、多种类的解纷方案和高效服务。